調味品氣調包裝的未來前景
瀏覽數量: 4 作者: 本站編輯 發(fā)布時間: 2022-11-22 來源: 本站
2010年我國調味品行業(yè)的年收入僅為1506億元,然而,到了2017年我國調味品行業(yè)總收入卻達到3322.1億元。
短短數年,數據增長2.2倍,由調味品行業(yè)增長數據和餐飲年收入的增長數據可見,調味品市場是一個有可見潛力的,持續(xù)增量的市場。
作為傳統的快消品行業(yè),調味品行業(yè)一直對電商處于“消化不良”狀態(tài)。凱度中國觀察數據顯示,無論哪個省市、區(qū)縣,網購在調味品購買渠道中的占比都小于5%。
然而在調味品行業(yè)在還沒來得及融入電商時代時,一個全新的概念“新零售”被提出。隨著各大互聯網巨頭的跑馬圈地,調味品氣調包裝機新零售時代已經猛然到來。
以食醋為例,市場上食醋的價位一般在2-5元左右,消費者大多選擇直接從便利店就近購買,而此類低價商品如果發(fā)快遞,可能連物流費都賺不回來。
但是近些年,從渠道商數據可見低價醋正在逐漸退出市場,6元以上的醋慢慢成為主流。
食醋行業(yè)里的海天、恒順等品牌紛紛提價,加上近期李錦記作為較晚進入食醋行業(yè)的醬油品牌,它從一入局就將食醋的價格提到了8-11元左右。有趣的是,李錦記的第一銷售渠道不是賴以生存的商超也不是餐企,而是淘寶、天貓等線上渠道。
由此看,在調味品行業(yè),自下而上,餐飲業(yè)不僅是調味品的大客戶,甚至也是調味品的渠道商。
而自上而下,調味品行業(yè)也在銷售渠道上進行自我改革,如:它在C端實現了將銷售路徑繞過渠道商、繞過餐企,再通過物流直達消費者手中,同時又在B端繞過渠道商直接對接大型餐企。
著眼于當下調味品行業(yè)性趨勢
1. 從過去的單品為王到細分品類大爆發(fā)隨著人們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在飲食要求上也越來越精,在烹飪方式上使用不同調味品的細分意識也在增強。
以醬油為例:市面上的醬油分為生抽、老抽、鮮味醬油、蒸魚豉油等。它們有著各自擅長用途:鮮味醬油用于點蘸、涼拌;老抽用于紅燒;蒸魚豉油用于蒸魚。
近幾年各家庭有2瓶以上醬油的比例在不斷提高,這類醬油增長速度很快,而風味較差價格低廉的普通醬油的消費群體在逐漸萎縮。
2. 調味品行業(yè)的混亂迭代就像老干媽在高端辣醬領域被飯爺、丹爺等品牌阻擊,而中低端辣醬更是一片紅海。
在新時代,變還是不變,創(chuàng)新還是不創(chuàng)新,再到如何創(chuàng)新、如何變,或許是調味品巨頭的危機,而同樣,在新零售、新餐飲、新消費的形式下,這也將是新調味品品牌翻身和入局的獲勝之際了。
比如說蠔油,李錦記瞄準的是高端餐企和家庭消費,2000年之前,做醬油的海天在還沒解決耗油化水的問題時,它直接推出半吊子產品攻入了中低端市場的空白。
而2000年后,海天終于解決了蠔油化水的難題,低價的海天蠔油迎來了產品高質升級。李錦記看到了海天此舉,立馬跟上同時也推出了中低端蠔油副牌如“大廚來”、“錦珍蠔油”。
雖然銷量很好,但優(yōu)柔寡斷的李錦記覺得推出中低端產品會損害品牌一直以來塑造的高端形象,繼而不到半年即叫停了這兩個產品,但海天抓住機會趁機一舉成名。
在調味品市場中,產品永遠不會被淘汰,被淘汰的是跟不上市場需求的品牌。消費升級時代,意味著個性充分釋放的消費生態(tài)。
獨樹一幟的氣調保鮮包裝方式固然能吸引眼球,但是更高質量的產品、更好更便捷的消費體驗,才是留住消費者、提高回購率的核心本質